
WMA委託計劃 2022/24年度「家」得主揭曉
WMA 很高興宣布其 2022/24 年度以「家」為題的「WMA委託計劃」得主為陳巧真及姚尚勤。兩位藝術家分別憑計劃書《熱室計劃》及《Everything is A Projection》(暫名)得到本屆評審團肯定。在WMA的支持下,他們將於2023及24年實踐其研究及創作計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探索「家」之於現今香港的意義。
本屆委託計劃共收到十一份計劃書,當中涉及的創作媒介包括攝影、流動影像及裝置藝術,分別對「家」的意象作不同層面的討論:有人追溯自身家族歷史;有人以香港為家探問其前世今生;亦有部分探討當下疫情如何改變我們對「家」的理解。評審團表示:「在香港經歷疫症洗禮、風雨飄搖之際,陳巧真的與姚尚勤的計劃書巧妙地以各自的方式探索「家」的流動性。」陳氏以並行的目光記錄城中一棟將要拆卸的舊建築內每戶板間房的生存樣況,藉人性化的角色叩問這些暫存的空間、暫留的時間是否也可定義為「家」;姚氏則以3D模型技術重製家中的物件,褪去溫度和生活痕跡的物件,是否仍能承載各種與生活、與家人相連的故事和情感?自小來港的陳巧真以及旅居異地的姚尚勤,又如何看待「香港」這個他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家?評審團期待兩位藝術家以兩種截然不同的詮釋拓闊公眾對「家」的想像和理解。
藝術家簡介
陳巧真
獨立紀錄片工作者及攝影師。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現居香港。她曾於香港國際攝影節「森山大道攝影比賽」(2012) 中獲最受喜愛大獎;2013年以一輯拍攝露宿者生活的照片,參與香港國際攝影節《300家》攝影展,同年完成第一部紀錄短片《輝叔》。其紀錄片作品《32+4》(2014) 入圍台灣金馬影展攝影作品,並獲德國奧伯豪森短片節第二大獎等獎項。陳巧真的創作關注生活在城市中的微觀個體,試圖運用影像捕捉城市生活的物質軌跡。

姚尚勤
影像媒介藝術家及研究者。姚尚勤生於香港,現駐赫爾辛基,作品橫跨攝影、錄像、影像物、裝置及書本等媒介;而研究則關注當代視覺文化中日益複雜的網絡圖像。他透過跨領域的合作和攝影師的角度,審視嶄新的造像技術以及人、影像與機器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近年於芬蘭舉行多個個展,作品亦見於各歐洲藝術節。最近出版的攝影書《Ground Truth》(2021) 獲多個書籍獎項。

WMA委託計劃簡介
「WMA 委託計劃」以提名機制徵集計劃書。本屆提名小組由本地及國際策展人、資深教育工作者和視覺藝術界別從業者組成,該小組推薦12位提名人作遴選,獲推薦的藝術家/攝影師須提交完整的計劃書及其作品履歷供評審團審核。由 WMA 委任的評審團從中選出兩份提案。本屆評審團由《時代》雜誌亞洲版前主編譚崇翰先生、 WYNG 基金會信託人吳崇文醫生、吳鴻裕教授、畢浩明先生及馬嘉明女士組成。他們於最終的面試環節中選出兩名委約藝術家,並向兩位分別提供港幣250,000 以助其實踐有關的研究和創作。委約作品將於WMA Space或其他場地作公開發佈及展覽,並將納入WMA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