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島嶼的角度切入思考香港,可否拓闊我們對此地的想像?
是次工作坊將考察「島嶼研究」的起源,以跨學科的方式探討如何以「島嶼本身的條件」來理解島嶼,而這種方式又如何有助我們思索香港的過去與未來。整個探索之旅將由歷史檔案的圖像、規劃圖則、繪製地圖、統計數據,甚至當代藝術及影像出發,以「島嶼邏輯」和「島嶼生活」為題,一同考究「島嶼性」(islandness)如何形塑香港的歷史與發展,以及島嶼視角如何為廿一世紀的香港帶來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態上的新視野。
歡迎參加者攜帶相關的圖像及影像參與工作坊。
詳情:
> 日期:23.7.2022
> 時間:3pm – 5pm (Sat)
>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逸夫教學樓7樓745室(香港大學站C出口)
> 預約:https://bit.ly/3OZF9tQ
*工作坊會以英語進行。
關於講者:
Otto Heim 出生於瑞士,自2001年起定居香港並於香港大學教授英語文學研究。他對島嶼研究的興趣源於他對大洋洲原著民及後殖民文學與文化的研究。他同時亦是期刊《Shima》的編委,並協辦過第二屆「島嶼城市和城市群島」研討會(2016年3月,香港大學)及「空間之間:當代島嶼社會的創意、表現和影響」研討會(2018年12月,由香港大學英語學院主辦)。現居於梅窩。

「島序香港」工作坊
以島嶼的角度切入思考香港,可否拓闊我們對此地的想像?
是次工作坊將考察「島嶼研究」的起源,以跨學科的方式探討如何以「島嶼本身的條件」來理解島嶼,而這種方式又如何有助我們思索香港的過去與未來。整個探索之旅將由歷史檔案的圖像、規劃圖則、繪製地圖、統計數據,甚至當代藝術及影像出發,以「島嶼邏輯」和「島嶼生活」為題,一同考究「島嶼性」(islandness)如何形塑香港的歷史與發展,以及島嶼視角如何為廿一世紀的香港帶來社會、政治、經濟和生態上的新視野。
歡迎參加者攜帶相關的圖像及影像參與工作坊。
詳情:
> 日期:23.7.2022
> 時間:3pm – 5pm (Sat)
> 地點: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逸夫教學樓7樓745室(香港大學站C出口)
> 預約:https://bit.ly/3OZF9tQ
*工作坊會以英語進行。
關於講者:
Otto Heim 出生於瑞士,自2001年起定居香港並於香港大學教授英語文學研究。他對島嶼研究的興趣源於他對大洋洲原著民及後殖民文學與文化的研究。他同時亦是期刊《Shima》的編委,並協辦過第二屆「島嶼城市和城市群島」研討會(2016年3月,香港大學)及「空間之間:當代島嶼社會的創意、表現和影響」研討會(2018年12月,由香港大學英語學院主辦)。現居於梅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