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鑑於複數性的存在,我們每個人能夠用獨一無二的方式行動並與他人產生聯結;這樣,我們提供了一個無限複雜而不可預期的行動與關係網絡。」
——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WMA 自八月起展開「不規則複數」的展覽系列,以三個雙人展「棲居」、「常居」,以及現正進行中的「群居」,探索眾多個體如何在這片水土上實踐共居。是次講座邀請彭麗君教授與「不規則複數」的七位藝術家對談。七位藝術家的創作共同展示了多元的物種、多角度觀察城市的方式,以及多層次的溝通。這些複數的聯結,又如何啟迪我們修練與他者共存的一課?
關於彭麗君
香港中文大學卓敏文化及宗教研究教授,近年出版包括 One and All: The Logic of Chinese Sovereignty (Stanford UP, 2024)、《民現︰在後佔領時代思考城市民主》(手民出版社, 2020) 等。她的書籍曾獲美國圖書館協會出版雜誌Choice評為2020年度優秀學術著作及蔣經國基金會的出版獎項。她亦為美國史丹福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2021至22年的學者。
[short_detail] =>是次講座邀請彭麗君教授與「不規則複數」的七位藝術家對談。七位藝術家的創作共同展示了多元的物種、多角度觀察城市的方式,以及多層次的溝通。這些複數的聯結,又如何啟迪我們修練與他者共存的一課?
[video_url] => [start_time] => 4pm [end_time] => 6pm [event_item] => [external_link] => http://bit.ly/irregularcohabitation [external_link_text] => 預留座位 [type] => [location] => WYNG Common(中環俊和商業中心16樓) [award_id] => 1826 [award] => 家 [programme_code] => html [programme_id] => [programme] => [image] =>
對談:不規則共居
「鑑於複數性的存在,我們每個人能夠用獨一無二的方式行動並與他人產生聯結;這樣,我們提供了一個無限複雜而不可預期的行動與關係網絡。」
—— 漢娜・鄂蘭《人的條件》
WMA 自八月起展開「不規則複數」的展覽系列,以三個雙人展「棲居」、「常居」,以及現正進行中的「群居」,探索眾多個體如何在這片水土上實踐共居。是次講座邀請彭麗君教授與「不規則複數」的七位藝術家對談。七位藝術家的創作共同展示了多元的物種、多角度觀察城市的方式,以及多層次的溝通。這些複數的聯結,又如何啟迪我們修練與他者共存的一課?
關於彭麗君
香港中文大學卓敏文化及宗教研究教授,近年出版包括 One and All: The Logic of Chinese Sovereignty (Stanford UP, 2024)、《民現︰在後佔領時代思考城市民主》(手民出版社, 2020) 等。她的書籍曾獲美國圖書館協會出版雜誌Choice評為2020年度優秀學術著作及蔣經國基金會的出版獎項。她亦為美國史丹福大學行為科學高等研究中心2021至22年的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