鑊鑊托二之「明天要更好」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覽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期延至5月23日,由視覺藝術家徐世琪發起,旨在延續城市研究者黎穎詩的「 1.5米」訪談計劃。是次展覽邀請了三位視覺藝術家蕭偉恒、嚴瑞芳和王偉健,觀察當下的種種新常態,各自透過不同的視覺語境回應訪談計劃。

鑊鑊托之「香港明天更好」

創作人在含糊的邊界紅線上走鋼索,藝術將如何繼續記錄、審視與整理城市積累下來的傷痕,寫下我們的「痛史」?

 
展覽「鑊鑊新鮮鑊鑊甘」專訪預告
專訪「鑊鑊新鮮鑊鑊甘」藝術家蕭偉恒

【藝術家們認為最甘最大鑊的,又會是甚麼?】 當蕭偉恒在評論「監控」的同時,他的作品《熱X像》其實也擷取了別人一些東西,他又怎樣為自己解畫?

李偉業:影像敍事工作坊

十一月的「影像敍事工作坊」獲得一致好評,工作坊於今年三月再度回歸!

是次工作坊繼續由亞洲隱形攝影師(IPA)創辦人李偉業擔任導師,四節工作坊專為希望透過影像提高公眾意識,或作教育、籌款用途的人士而設。導師將引導參加者以公眾影像庫為素材,創造新的影像故事,而 Rights Exposure 創辦人Robert Godden亦會客席分享拍攝的倫理原則。

CatchUP | 勞麗麗
不規則複數:常居

「不規則複數」展覽系列從「棲居」進展至「常居」,我們將由聚焦於居住的生物,過渡至居住的場所;透過收集各種感知和勘探日常的方式,挖掘人類與其居住地連結的細節和故事。

【不規則複數:棲居】夜行探索 – 與藝術家勞麗麗及關朗曦同行

是次夜行探索邀請平日於八鄉一帶以耕作維生、創作為業的勞麗麗,伙拍生態藝術家兼嗚鴉自然教室創辦人關朗曦作嚮導向八鄉清潭水塘出發。

不規則複數:棲居

延伸漢娜.鄂蘭對於「共居」的論述,我們可先思索:誰是「我們」?此系列的首個展覽「棲居」嘗試以勞麗麗及袁雅芝的影像作品,帶觀者脫離以人類為中心的慣性思維,探究同樣棲息於此地的動植微生物,甚至是陽光空氣的主體性。

不規則複數

《不規則複數》為WMA 雙年度主題「家」的首個展覽系列,在接下來的八至十二月,邀請三組共七位藝術家,分別以香港的自然環境、城市面貌及群體作為對話的起點,探索連結甚或共居的可能

「暗箱覆寫」

「在後真相年代,我們要怎樣判讀排山倒海的訊息,以及訊息背後的人心?」

隨水而泊: Frank Fischbeck 照片收藏

維多利亞港無疑改變了香港這個小島的命運。

 

WMA 新形象,新方向

踏入影像無所不在,甚至成為日常書寫媒介的新世代,WMA 將重整方針,藉影像藝術連結起跨時代和跨地域就香港為題的討論。

WMA公布 2022/24 年度主題 — 家

自2019年底起,百年一遇的疫症蔓延香港以至全球,不少人的生活陷入停擺,甚至被迫使與家人摯愛分離或訣別,WMA 的年度主題項目亦因而暫緩。時隔兩年,WMA 在後疫情的新常態下,重整項目的發展方向,並宣布以「家」為 2022/2024 的雙年度主題。

WMA委託計劃 2022/24年度「家」得主揭曉

WMA 很高興宣布其 2022/24 年度以「家」為題的「WMA委託計劃」得主為陳巧真姚尚勤。兩位藝術家分別憑計劃書《熱室計劃》及《Everything is A Projection》(暫名)得到本屆評審團肯定。在WMA的支持下,他們將於2023及24年實踐其研究及創作計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探索「家」之於現今香港的意義。

WMA委託計劃 2022/24年度「家」得主揭曉

WMA 很高興宣布其 2022/24 年度以「家」為題的「WMA委託計劃」得主為陳巧真姚尚勤。兩位藝術家分別憑計劃書《熱室計劃》及《Everything is A Projection》(暫名)得到本屆評審團肯定。在WMA的支持下,他們將於2023及24年實踐其研究及創作計劃,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探索「家」之於現今香港的意義。

不打魚的蜑家人── 銅鑼灣避風塘導賞
記錄島嶼 ──《風調雨順》、《全記渡》放映會及映後談

記錄島嶼

WOMEN我們 : 女也彳亍

虛擬展覽正式上線!
一同探索這個虛擬展覽,了解更多六位藝術家的作品。

勞麗麗 WMA 委託計劃「機遇」- 《寂靜春天來臨前》

WMA 將於12月15日起在WMA Space展出藝術家勞麗麗全新委託項目《寂靜春天來臨前》。

李繼忠 WMA 委託計劃「過渡」最終章:「醒來已是百年身」

李繼忠個人展覽「醒來已是百年身」,是藝術家為WMA 2017/18 年度委託計劃,圍繞「過渡」主題而創作的項目《復還、繕修與進退維谷》的最終章。是次展覽是繼2019年於WMA Space的「無法憶起 怎樣到達這裏」後的壓軸之作。

李繼忠《無法憶起 怎樣到達這裏》新書發佈

展覽的另一個亮點是新書發佈會:《無法憶起 怎樣到達這裏》,一個模糊疆界、時間和個體界限的作品。六位敍述者將以不同的語言朗讀書中六位人物的讀白 ── 一位到香港探望丈夫的年輕日本妻子、一位華籍守墓人、一位英籍情報人員,以及三位出現在三十分鐘錄像的人物。

孖士打律師行:知識產權座談會

WMA 很榮幸邀得孖士打律師行於11月11日於網上舉行「知識產權座談會」,按此了解更多座談會詳情及預留名額。

WMA x 活現香港:「疫症回帶,上環1894」

呼應香港大學圖書館的「Frank Fischbeck 香港歷史照片珍藏」展覽,我們將聯同「活現香港」於十一月以全新形式舉辦兩場導賞工作坊, 讓公眾能夠在細味舊照片的同時,一邊觀賞由資深導賞員帶領的互動解說,分享照片中的上環的抗疫和發展歷史, 並與大家交流彼此對上環的記憶及軼事。

 
公開報名 | 網上專家點評會 | 25.06.2020 及 27.06.2020

WMA 於今個六月,與兩位國際攝影專家以網上形式進行「專家點評會」(Portfolio Review)。點評會專為希望進一步發展主題性攝影作品,或聽取專業圖輯編選意見的攝影師和藝術家而設。

WMA學生計劃延後舉行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情況持續,WMA學生計劃將延後舉行至另行公佈為止。最新消息請密切留意我們的Facebook及Instagram!

WMA講座系列:檔案X當代紀實攝影

講座邀請了台灣影像研究學者專家郭力昕教授及攝影師Billy H.C. Kwok 和李泳麒一起探討是次題目。討論將以由Magnum Foundation支持Billy的白色恐怖創作計劃——《最後的信件》以及李泳麒的《曾老漂流記》和《褪攝影》系列為起點, 繼而延伸至香港、台灣兩地在檔案影像、歷史記憶和身份政治的相互影響和異同進行探索。

WMA學生計劃2019/20 「光」 得獎名單公佈

2019/20年度 WMA 學生計劃「光」公佈得獎名單,勝出學生將獲邀於今夏出席劍橋大學學者的網上指導課。

WMA大師攝影獎2019/20 「光」 入圍名單公佈

WMA大師攝影獎公佈今屆以「光」為主題選出的五份入圍作品。今屆入圍作品將於2021年春季於展出,得獎者將於展覽公佈。

WMA Student invites submissions until 10 Feb 2020

WYNG Philomthia Student Essay Contest, also known as WMA Student, is now calling for submissions until 10 Feb 2020. All fourth and fifth formers from local secondary schools are invited to write an essay in no more than 1,000 English words on the theme, ‘Light’.

[延期舉行]「機遇之後」展覽

《機遇之後》是一場為「回應」而生的紙上展覽。它回應WMA 2018/19 的年度主題,以「後設出版」的形式,展示七位藝術家的創作,與香港的社會現況平行並置。

WMA X FORMAT國際攝影節交流計劃2020公佈得獎者

WMA 公佈 FORMAT國際攝影節交流計劃2020的得獎者為馮思諾。他將於2020年秋季前往英國德比參與FORMAT國際攝影節的活動。

WMA委託計劃得主李繼忠 展出中期成果展「無法憶起 我怎樣到達這裏」

展覽「無法憶起   我怎樣到達這裏」,為WMA委託計劃得主李繼忠的創作及研究項目〈復還,繕修與進退維谷〉的中期成果展,項目以WMA 2017/18年度主題——「過渡」創作。李繼忠透過文獻與物件,追溯香港二戰後期的歷史,探討時間過渡對「紀念銅像」意涵上的改變。

「人」在歷史中消逝,留在「物」身上的蛛絲馬跡卻可以轉化為創作養分,成為追索「人」的存在、說話與行為的憑據。藝術家李繼忠從檔案文獻中,追尋於日佔時期被日本帝國陸軍在香港中環皇后像廣場擄走的十一座銅像,以配合「獻銅運動」,滿足戰爭資源的一段歷史,並在復修銅像的過程中輪迴,藉着進退兩難的創作狀態探討香港的「過渡」。

WMA x FORMAT 交流計劃2020 – 現開始接受申請

WMA 與FORMAT國際攝影節將展開合作,舉辦藝術家交流計劃。計劃得主將於2020年4月23-29日前往英國Derby及倫敦參與FORMAT國際攝影節。歡迎WMA大師攝影獎應屆(主題:「光」)參加者於2019年10月31日(香港時間 :23:59)前報名。

士多啤梨機械人—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對我們社會是一個威脅還是機遇呢?它如何影響我們做決定,執行日常工作,以及人與人交往呢?是次展覽展示了同學的創意、好奇心及自學能力,成績可觀。這些作品亦證明了人工智能可以融入日常生活,改善生活質素,提高我們的生產力。

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作品展 – 機遇!

機遇帶來希望。在今屆主題 「機遇」下,十位獲奬及入圍者(包括Melanie Catamin、張凱誦、方顯楠、梁健強、羅恩賜、吳碩軒、黃澤翰、黃嘉榮、 王偉健、姚冬穎)以攝影方式分享他們對香港當前面臨的機遇的想法和感受。

藝術研究團體TRES –「無所不在」 關於香港垃圾的期間限定展

WMA 委託計劃「廢 / 棄」(2015)得主TRES將於2019年6月25至30日期間在於WMA Space舉辦「無所不在」關於香港垃圾的期間限定展覽。

WMA映香港攝影比賽2019「機遇」公佈入圍及得獎名單

WMA 映香港透過比賽鼓勵公眾從自己的攝影作品出發,一同反思和討論社會議題。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 2019 主題為「機遇」,收到約 232 份參賽作品,評審已選出十份入圍作品,再從中選出三名得獎者。

「(給)大眾的影像記事本」展覽

WMA 於2017年首次舉行公開短片徵集計劃「過渡:壹日」,從中收集了二百多段由公眾投交的錄像,是次展覽期望作為建立WMA開源錄像資料庫的過渡階段討論,審視在一次以典型的社會議題作徵集錄像的框架下,公眾慷慨投交的所有珍貴片段還有哪些「記錄」以外的錄像敘事力量,並開拓更多可作理解、歸納及延續錄像資料庫的詞彙及註腳。

WMA公布2019/20年度主題 — 光

WMA誠邀全球攝影師及藝術家,參與WMA大師攝影獎及WMA委託計劃,以創作回應年度主題「光」。

WMA大師攝影獎及WMA委託計劃將於2019年6月1日開始接受作品提交。所有參賽作品必須與香港及年度主題有關

機遇! WMA 年度展覽

「機遇! WMA 年度展覽」將展出 WMA 大師攝影獎入選作品,入選攝影師包括Pierfrancesco CELADA、張雅玲、馮祺、李卓媛、Saskia WESSELING、黃雪綾及葉建邦。展覽亦會展示WMA學生計劃的文字創作同場將展出WMA委託計劃得主勞麗麗的攝影及錄像作品,作為她展開《寂靜春天來臨前》創作計劃的前奏。

知識產權工作坊

由2019年春季始,WMA將舉辦一系列工作坊,討論視覺藝術在獨立創作、集體創作、作品分享及使用歷史檔案資料上須注意的知識產權事項。

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2019 – 接受作品提交

WMA映香港攝影比賽2019今年的主題為「機遇」,歡迎所有對攝影有興趣的朋友於2019年2月22日至4月29日期間提交作品,得獎者將可獲得獎金及專業攝影指導。WMA映香港是WMA的其中一個項目,希望透過比賽鼓勵公眾從自己的攝影作品出發,一同反思和討論社會議題。

2018/19 WMA委託計劃「機遇」公佈得主

WMA委託計劃每年均誠邀全球藝術家及攝影師,創作一系列關於香港的攝影創作計劃,2018/19的主題為「機遇」。得主勞麗麗憑創作計劃書《寂靜春天來臨前》得到評審團肯定。計劃將探討「反高鐵.護菜園」運動之後,「半農半X」的生活實踐,是否可探索都市生活外的另一種可能性。

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作品展

「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作品展」將會延長展期至2019年3月31日。展覽由陳芍君和張耀輝聯合策劃,將會展示以「過渡」為題的三份得獎作品和七份入圍作品 。得獎者分別是馮思諾、黎雪沁和石俊言,入圍者分別是張小海、高彩倩、盧源政、蕭偉恒、童昭安、黃雪綾和黃世光。陳芍君女士和張耀輝先生是本次展覽的聯合策展人。

WMA 委託計劃 -《活著如風》展覽及新書分享會

WMA 與出版Xyza Cruz Bacani新書《活著如風》的香港人出版社合作,將同名展覽移師至香港誠品生活尖沙咀店繼續展出,展期至2月17日。

展覽 | 3/1(四)- 17/2(四) |尖沙咀店3/F藝術區

分享會 | 13/1(日)15:00-16:00 |尖沙咀店3/F MINI FORUM

詳情請瀏覽 https://meet.eslite.com/hk/tc/artshow/201812230001

WMA大師攝影獎2018/19 「機遇」 公佈入圍名單

今屆以「機遇」為主題的WMA大師攝影獎,共有七份入圍作品,將於2019年4月中旬於香港大會堂展出,得獎者將於展覽開幕當日公佈。

照片編輯工作坊:以攝影作對話

照片編輯工作坊工作坊邀得攝影師及策展人岑允逸先生,透過三節的網上工作坊,指導參加者如何詮釋、連結及演繹照片圖輯故事。

 
WMA委託計劃得主Xyza Cruz Bacani 個展《活著如風》

WMA委託計劃「動」(2016/17)得主 — 菲律賓紀實女攝影師Xyza Cruz Bacani的計劃成果《活著如風》展覽將於2018年12月1日至20日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同時推出同名攝影書。

三藩市「INFINITE CYCLE」展覽

〈無限循環〉展覽將延期至2018年11月18日閉幕。

舊金山中華文化中心台灣竹圍工作室和香港WMA合作,推出「無限循環」,一場匯集多元化思想的介入和展覽。「無限循環」探討了具有社會意識的文化組織 ,以及在特定環境下作為個體的藝術家,通過藝術來提升公民對環境問題的意識。本次群展討論如何將創意實踐和製度模式納入環境可持續性的循環中。作為 Global Climate Action Summit, 的附屬活動,該展覽圍繞採取行動和要求變革的緊迫性的全球對話,呼籲大家關注主流主導的決策過程。

WMA 徵集攝影計劃書及作品

2018/19 年度的 WMA 委託計劃 及 WMA 大師攝影獎 廣邀各地藝術家及攝影師提交計劃書及攝影作品,內容必須與香港及本年度主題「機遇」有關。

WMA映香港攝影比賽2017/18「過渡」公佈入圍及得獎名單

WMA映香港透過比賽鼓勵公眾從自己的攝影作品出發,一同反思和討論社會議題。WMA映香港攝影比賽2018主題為「過渡」,收到約340份參賽作品,評審已選出十份入圍作品,再從中選出三名得獎者。

WMA 大師攝影獎2018/19 – 徵集作品

WMA大師攝影獎現廣邀來自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及藝術家提交以「機遇」為題的攝影作品,內容必須與香港有關。入圍作品將由國際評判小組挑選,並於2019年春季舉行的展覽展出,WMA大師攝影獎得主獲得現金獎港幣250,000元,其餘入圍攝影師將會獲得港幣15,000 元。

提交日期 1/6 – 28/9/2018

WMA 委託計劃2018/19 – 徵集計劃書

WMA委託計劃現開始誠邀全球藝術家及攝影師,以「機遇」為主題,創作一系列關於香港的攝影創作計劃。計劃書內容必須與香港及主題相關。由五人組成的評審團將選出WMA委託計劃得主,得主將獲港幣250,000元以實踐創作,及舉辦展示作品的公眾活動。委託計劃作品將為WMA Collection收藏。

提交日期 1/6 – 21/9/2018

2017/18 WMA大師攝影獎及WMA委託計劃——「過渡」得主揭曉

WMA於2018年4月14日展覽開幕典禮公佈本年度WMA大師攝影獎WMA委託計劃得主。嚴瑞芳作品《大門沒有上鎖》獲頒WMA大師攝影獎,贏得港幣250,000元的獎金。而WMA委託計劃評審團選出李繼忠為今年得主,將獲港幣250,000元以實踐創作及舉辦展示作品的公眾活動。

Photography Publishing Today – a dialogue with Yumi Goto and Brendan Embser

WMA Open 講座系列:肖像攝影的力量/權力的肖像

是次WMA Open講座系列,名為「肖像攝影的力量/權力的肖像」,由周佩霞主持,邀請五位攝影師和藝術家,分享他們創作肖像系列的動機、取捨和反思。當中包括肖像攝影的現與隱、即時性與延擱、個體與集體的辯證關係等問題。透過對話,我們希望從中窺探這些個別的肖像系列,如何共同素描社會當下的權力版圖。

家庭相冊: 個人記憶與社會歷史

八月份的WMA Open 講座,「家庭相冊: 個人記憶與社會歷史」將會探討家庭相冊,一種大家皆熟悉的影像檔案。家庭相冊不單是紀錄家庭生活軌跡、充滿情感的個人記憶,它同時亦反照文化身份、社會歷史、乃至意識形態和權力關係的載體。

李偉業:影像敘事工作坊

透過四節的網上工作坊,導師將引導參加者以公眾影像庫為素材,創造新的影像故事。李偉業曾任WMA大師攝影獎評審,亦為多個推動人道主義、環境及民生等社會議題的機構設計工作坊。工作坊以網上形式進行,並以英語授課。

WMA攝影書推介系列:《Fish Story》

The Salt Yard Photobook Store 主理人岑允逸是次推介,美國左翼攝影理論家和藝術家 Allan Sekula的《Fish Story》。此書深入探討馬克斯主義、全球化現象、生態環境以及我們與海洋之間的關係,啟發了主持人對「一帶一路」的思考。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期延至5月23日
WOMEN 我們 :女也彳亍

WMA Space將重新開放展覽預約,現正展出的「WOMEN我們:女也彳亍」展期會延長至5月31日。

尋溯我們:香港性/別小眾出版文化
「島序香港」工作坊

「島序香港」工作坊

「島」字難寫,卻不難畫。

操演島嶼 ── 以香港和濟州為例 | 網上放映及映後談

操演島嶼

隔離(個)島

我們對於這些近在咫尺的島嶼又認識多少呢?

坐直讀書
落葉尋根 —— 姚冬穎個展

延續群展「隔離(個)島」對島嶼隔離性的各種反思,WMA 將以香港藝術家姚冬穎的個展「落葉尋根」擴闊其對香港島嶼的探索。

環島徑挑戰攝影展覽

WMA將與「環島徑挑戰」合辦為期兩星期的相片展示,從藝術家的視野,轉向邀請大眾一同踏足、凝視和記錄「香港島」這個島嶼。

鑊鑊托二之「明天要更好」


活動

28SepThu, Sep 28 - Oct 29, 2023Exhibition Period
家 ‧
不規則複數:常居
2023-09-28
24AugThu, Aug 24 - Sep 21, 2023Exhibition Period
家 ‧
不規則複數:棲居
2023-08-24
25MayThu, May 25 - Jul 16,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暗箱覆寫」
2023-05-25
30MarThu, Mar 30,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水之道:當今香港海洋議題研究的構造、處境與可能
2023-03-30
17MarFri, Mar 17,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Archives: Responsibility, Accountability, Provenance
2023-03-17
10MarFri, Mar 10,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順維港而行
2023-03-10
17FebFri, Feb 17 - Mar 31,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隨水而泊:Frank Fischbeck 照片收藏
2023-02-17
5JanThu, Jan 05 - 19,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環島徑挑戰攝影展覽
2023-01-05
3DecSat, Dec 03 - 18,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環島徑挑戰攝影比賽
2022-12-03
4NovFri, Nov 04 - Dec 23,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落葉尋根 —— 姚冬穎個展
2022-11-04
15OctSat, Oct 15,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聽島繪像」親子工作坊 
2022-10-15
26SepMon, Sep 26 - Oct 09, 2022Exhibition Period
The Power of Place
2022-09-26
17SepSat, Sep 17,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坐直讀書
2022-09-17
20AugSat, Aug 20,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不打魚的蜑家人── 銅鑼灣避風塘導賞
2022-08-20
6AugSat, Aug 06,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操演島嶼 ── 以香港和濟州為例 | 網上放映及映後談
2022-08-06
5AugFri, Aug 05 - Oct 16,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隔離(個)島
2022-08-05
30JulSat, Jul 30,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記錄島嶼 ──《風調雨順》、《全記渡》放映會及映後談
2022-07-30
23JulSat, Jul 23,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島序香港」工作坊
2022-07-23
6JunMon, Jun 06 - Jul 06,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尋溯我們:香港性/別小眾出版文化
2022-06-06
18MayWed, May 18,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我個仔鐘意粉紅色 and that’s OK!」映後談
2022-05-18
7AprThu, Apr 07,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藝術家對談:酷兒的慾望和感知
2022-04-07
29MarTue, Mar 29,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酷兒的未來
2022-03-29
8MarTue, Mar 08 - 11, 2022Exhibition Period
Blind Date with a Book
2022-03-08
21JanFri, Jan 21 - May 31,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WOMEN 我們 :女也彳亍
2022-01-21
22OctFri, Oct 22 - Dec 22, 2021Exhibition Period
「Abridge」 – 鄭瑋玲個人展覽
2021-10-22
14AugSat, Aug 14, 2021Exhibition Period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Workshop with Vincent Yu
2021-08-14
15JunTue, Jun 15 - Jul 25, 2021Exhibition Period
Pierfrancesco Celada 個人展覽「IG 碼頭」
2021-06-15
30AprFri, Apr 30, 2021Exhibition Period
鑊鑊托二之「明天要更好」
2021-04-30
18AprSun, Apr 18 - 25, 2021Exhibition Period
「轟隆!轟隆!煉甘術」親子工作坊
2021-04-18
10AprSat, Apr 10, 2021Exhibition Period
鑊鑊托之「香港明天更好」
2021-04-10
9MarTue, Mar 09 - May 23, 2021Exhibition Period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覽
2021-03-09
6MarSat, Mar 06 - 27, 2021Exhibition Period
李偉業:影像敍事工作坊
2021-03-06
15DecTue, Dec 15, 2020 - Jan 15, 2021Exhibition Period
機遇 ‧ 委託計劃
勞麗麗 WMA 委託計劃「機遇」- 《寂靜春天來臨前》
2020-12-15
22NovSun, Nov 22 - 29, 2020Exhibition Period
WMA x 活現香港:「疫症回帶,上環1894」
2020-11-22
21NovSat, Nov 21, 2020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委託計劃
李繼忠《無法憶起 怎樣到達這裏》新書發佈
2020-11-21
12NovThu, Nov 12 - Dec 06, 2020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委託計劃
李繼忠 WMA 委託計劃「過渡」最終章:「醒來已是百年身」
2020-11-12
11NovWed, Nov 11, 2020Exhibition Period
孖士打律師行:知識產權座談會
2020-11-11
7NovSat, Nov 07 - Dec 05, 2020Exhibition Period
李偉業:影像敘事工作坊
2020-11-07
19SepSat, Sep 19, 2020Exhibition Period
網上專家點評會 | 19.09.20 (六)
2020-09-19
19AugWed, Aug 19, 2020Exhibition Period
家庭相冊: 個人記憶與社會歷史
2020-08-19
15AugSat, Aug 15 - 29, 2020Exhibition Period
照片編輯工作坊:以攝影作對話
2020-08-15
14JulTue, Jul 14, 2020Exhibition Period
肖像攝影的力量/權力的肖像
2020-07-14
25JunThu, Jun 25 - 27, 2020Exhibition Period
網上專家點評會 25.06.2020 及 27.06.2020
2020-06-25
3JunWed, Jun 03, 2020Exhibition Period
「檔案X當代紀實攝影」
2020-06-03
30MaySat, May 30 - Jun 13, 2020Exhibition Period
「照片編輯工作坊 」
2020-05-30
26AprSun, Apr 26 - May 02, 2020Exhibition Period
光 ‧ Corporate
專家點評會
2020-04-26
7FebFri, Feb 07 - 27, 2020Exhibition Period
[延期舉行]「機遇之後」展覽
2020-02-07
11JanSat, Jan 11, 2020Exhibition Period
光 ‧ 映香港
WMA 映香港 講座系列:影像不會被消失
2020-01-11
11DecWed, Dec 11, 2019Exhibition Period
Photography Publishing Today – a dialogue with Yumi Goto and Brendan Embser
2019-12-11
27SepFri, Sep 27 - Oct 29, 2019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委託計劃
WMA 委託計劃「過渡」— 李繼忠個人展覽「無法憶起 我怎樣到達這裏」
2019-09-27
24AugSat, Aug 24 - Sep 20, 2019Exhibition Period
士多啤梨機械人—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日常生活
2019-08-24
25JunTue, Jun 25 - 30, 2019Exhibition Period
廢/棄 ‧ 委託計劃
無所不在—關於香港垃圾的期間限定展
2019-06-25
3MayFri, May 03, 2019Exhibition Period
Corporate
知識產權工作坊
2019-05-03
3MayFri, May 03 - Jun 09, 2019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給)大眾的影像記事本」展覽
2019-05-03
14AprSun, Apr 14 - 23, 2019Exhibition Period
機遇 ‧ Corporate
機遇! WMA年度展覽
2019-04-14
18FebMon, Feb 18 - Mar 31, 2019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映香港
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作品展
2019-02-18
1DecSat, Dec 01 - 20, 2018Exhibition Period
動 ‧ 委託計劃
《活著如風》Xyza Cruz Bacani個人展覽
2018-12-01
14AprSat, Apr 14 - 24, 2018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大師攝影獎
過渡—— WMA 大師攝影獎及WMA視像作品展
2018-04-14
28JanSun, Jan 28 - Feb 14, 2018Exhibition Period
我們是誰 ‧ 委託計劃
WMA Commission “Identity” – All That. Matters Solo Exhibition of Ducky Tse Chi-Tak – Part 1
2018-01-28
28SepThu, Sep 28 - Oct 29, 2023Exhibition Period
家 ‧
不規則複數:常居
2023-09-28
24AugThu, Aug 24 - Sep 21, 2023Exhibition Period
家 ‧
不規則複數:棲居
2023-08-24
25MayThu, May 25 - Jul 16,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暗箱覆寫」
2023-05-25
30MarThu, Mar 30,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水之道:當今香港海洋議題研究的構造、處境與可能
2023-03-30
17MarFri, Mar 17,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Archives: Responsibility, Accountability, Provenance
2023-03-17
10MarFri, Mar 10,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順維港而行
2023-03-10
17FebFri, Feb 17 - Mar 31,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隨水而泊:Frank Fischbeck 照片收藏
2023-02-17
5JanThu, Jan 05 - 19, 2023Exhibition Period
‧ ‧
環島徑挑戰攝影展覽
2023-01-05
3DecSat, Dec 03 - 18,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環島徑挑戰攝影比賽
2022-12-03
4NovFri, Nov 04 - Dec 23,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落葉尋根 —— 姚冬穎個展
2022-11-04
15OctSat, Oct 15,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聽島繪像」親子工作坊 
2022-10-15
26SepMon, Sep 26 - Oct 09, 2022Exhibition Period
The Power of Place
2022-09-26
17SepSat, Sep 17,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坐直讀書
2022-09-17
20AugSat, Aug 20,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不打魚的蜑家人── 銅鑼灣避風塘導賞
2022-08-20
6AugSat, Aug 06,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操演島嶼 ── 以香港和濟州為例 | 網上放映及映後談
2022-08-06
5AugFri, Aug 05 - Oct 16,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隔離(個)島
2022-08-05
30JulSat, Jul 30,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記錄島嶼 ──《風調雨順》、《全記渡》放映會及映後談
2022-07-30
23JulSat, Jul 23,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島序香港」工作坊
2022-07-23
6JunMon, Jun 06 - Jul 06,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尋溯我們:香港性/別小眾出版文化
2022-06-06
18MayWed, May 18,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我個仔鐘意粉紅色 and that’s OK!」映後談
2022-05-18
7AprThu, Apr 07,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藝術家對談:酷兒的慾望和感知
2022-04-07
29MarTue, Mar 29,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酷兒的未來
2022-03-29
8MarTue, Mar 08 - 11, 2022Exhibition Period
Blind Date with a Book
2022-03-08
21JanFri, Jan 21 - May 31, 2022Exhibition Period
‧ ‧
WOMEN 我們 :女也彳亍
2022-01-21
22OctFri, Oct 22 - Dec 22, 2021Exhibition Period
「Abridge」 – 鄭瑋玲個人展覽
2021-10-22
14AugSat, Aug 14, 2021Exhibition Period
Documentary Photography Workshop with Vincent Yu
2021-08-14
15JunTue, Jun 15 - Jul 25, 2021Exhibition Period
Pierfrancesco Celada 個人展覽「IG 碼頭」
2021-06-15
30AprFri, Apr 30, 2021Exhibition Period
鑊鑊托二之「明天要更好」
2021-04-30
18AprSun, Apr 18 - 25, 2021Exhibition Period
「轟隆!轟隆!煉甘術」親子工作坊
2021-04-18
10AprSat, Apr 10, 2021Exhibition Period
鑊鑊托之「香港明天更好」
2021-04-10
9MarTue, Mar 09 - May 23, 2021Exhibition Period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覽
2021-03-09
6MarSat, Mar 06 - 27, 2021Exhibition Period
李偉業:影像敍事工作坊
2021-03-06
15DecTue, Dec 15, 2020 - Jan 15, 2021Exhibition Period
機遇 ‧ 委託計劃
勞麗麗 WMA 委託計劃「機遇」- 《寂靜春天來臨前》
2020-12-15
22NovSun, Nov 22 - 29, 2020Exhibition Period
WMA x 活現香港:「疫症回帶,上環1894」
2020-11-22
21NovSat, Nov 21, 2020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委託計劃
李繼忠《無法憶起 怎樣到達這裏》新書發佈
2020-11-21
12NovThu, Nov 12 - Dec 06, 2020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委託計劃
李繼忠 WMA 委託計劃「過渡」最終章:「醒來已是百年身」
2020-11-12
11NovWed, Nov 11, 2020Exhibition Period
孖士打律師行:知識產權座談會
2020-11-11
7NovSat, Nov 07 - Dec 05, 2020Exhibition Period
李偉業:影像敘事工作坊
2020-11-07
19SepSat, Sep 19, 2020Exhibition Period
網上專家點評會 | 19.09.20 (六)
2020-09-19
19AugWed, Aug 19, 2020Exhibition Period
家庭相冊: 個人記憶與社會歷史
2020-08-19
15AugSat, Aug 15 - 29, 2020Exhibition Period
照片編輯工作坊:以攝影作對話
2020-08-15
14JulTue, Jul 14, 2020Exhibition Period
肖像攝影的力量/權力的肖像
2020-07-14
25JunThu, Jun 25 - 27, 2020Exhibition Period
網上專家點評會 25.06.2020 及 27.06.2020
2020-06-25
3JunWed, Jun 03, 2020Exhibition Period
「檔案X當代紀實攝影」
2020-06-03
30MaySat, May 30 - Jun 13, 2020Exhibition Period
「照片編輯工作坊 」
2020-05-30
26AprSun, Apr 26 - May 02, 2020Exhibition Period
光 ‧ Corporate
專家點評會
2020-04-26
7FebFri, Feb 07 - 27, 2020Exhibition Period
[延期舉行]「機遇之後」展覽
2020-02-07
11JanSat, Jan 11, 2020Exhibition Period
光 ‧ 映香港
WMA 映香港 講座系列:影像不會被消失
2020-01-11
11DecWed, Dec 11, 2019Exhibition Period
Photography Publishing Today – a dialogue with Yumi Goto and Brendan Embser
2019-12-11
27SepFri, Sep 27 - Oct 29, 2019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委託計劃
WMA 委託計劃「過渡」— 李繼忠個人展覽「無法憶起 我怎樣到達這裏」
2019-09-27
24AugSat, Aug 24 - Sep 20, 2019Exhibition Period
士多啤梨機械人—將人工智能應用到日常生活
2019-08-24
25JunTue, Jun 25 - 30, 2019Exhibition Period
廢/棄 ‧ 委託計劃
無所不在—關於香港垃圾的期間限定展
2019-06-25
3MayFri, May 03, 2019Exhibition Period
Corporate
知識產權工作坊
2019-05-03
3MayFri, May 03 - Jun 09, 2019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給)大眾的影像記事本」展覽
2019-05-03
14AprSun, Apr 14 - 23, 2019Exhibition Period
機遇 ‧ Corporate
機遇! WMA年度展覽
2019-04-14
18FebMon, Feb 18 - Mar 31, 2019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映香港
WMA 映香港攝影比賽作品展
2019-02-18
1DecSat, Dec 01 - 20, 2018Exhibition Period
動 ‧ 委託計劃
《活著如風》Xyza Cruz Bacani個人展覽
2018-12-01
14AprSat, Apr 14 - 24, 2018Exhibition Period
過渡 ‧ 大師攝影獎
過渡—— WMA 大師攝影獎及WMA視像作品展
2018-04-14
28JanSun, Jan 28 - Feb 14, 2018Exhibition Period
我們是誰 ‧ 委託計劃
WMA Commission “Identity” – All That. Matters Solo Exhibition of Ducky Tse Chi-Tak – Part 1
2018-01-28

最新消息

家 ‧
不規則複數
2023-08-16
‧ ‧
WMA公布 2022/24 年度主題 — 家
2022-12-16
‧ ‧ 委託計劃
WMA委託計劃 2022/24年度「家」得主揭曉
2022-12-16
‧ ‧
新形象,新方向
2022-12-12
‧ ‧
落葉尋根 ―― 姚冬穎個展
2022-11-02
‧ ‧
Peer to Peer: UK/HK 2022
2022-09-16
‧ ‧
2022-07-12
‧ ‧
WOMEN 我們 :女也彳亍
2022-01-21
‧ ‧
「Abridge」 – 鄭瑋玲個人展覽
2021-10-22
‧ ‧
Pierfrancesco Celada 個人展覽「IG 碼頭」
2021-06-10
‧ ‧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期延至5月23日
2021-04-21
‧ ‧
WMA最新展覽「鑊鑊新鮮鑊鑊甘」
2021-03-09
‧ ‧
齊來交換禮物!
2020-12-19
‧ ‧ 學生計劃
WMA學生計劃延後舉行
2020-12-18
‧ ‧
Peer to Peer: UK/HK 網上藝術節活動開放登記
2020-10-22
‧ ‧
李偉業:影像敘事工作坊
2020-10-15
Array ‧ Array
Peer to Peer: UK/HK 網上藝術節
2020-10-09
‧ ‧
網上專家點評會 | 19.09.20 (六)
2020-09-19
‧ ‧
WMA歷屆得主於瑞典Landskrona攝影節展出
2020-09-01
‧ ‧
家庭相冊: 個人記憶與社會歷史
2020-08-19
‧ ‧
照片編輯工作坊:以攝影作對話
2020-08-15
‧ ‧
肖像攝影的力量/權力的肖像
2020-07-14
‧ ‧ Corporate
網上專家點評會 25.06.2020 及 27.06.2020
2020-06-25
光 ‧ 學生計劃
WMA學生計劃2019/20 「光」 得獎名單公佈
2020-04-29
光 ‧ 學生計劃
WMA Students – LIGHT Call for Submissions
2019-12-18
光 ‧ Corporate
2019/20 WMA Internship Programme – Gallery Assistant
2019-09-09
機遇 ‧ Corporate
2019 WMA 實習生計劃(編輯與出版)
2019-09-05
Array ‧ Corporate
2019 WMA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me
2019-06-18
過渡 ‧
「(給)大眾的影像記事本」展覽
2019-04-26
光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映香港學生計劃
WMA公布2019/20年度主題 — 光
2019-04-25
機遇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學生計劃
機遇!WMA年度展覽
2019-03-28
機遇 ‧ Corporate
三藩市〈無限循環〉展覽
2018-08-24
過渡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
過渡—— WMA 大師攝影獎及WMA視像作品展
2018-03-12
過渡 ‧
WMA 視像公開短片徵集計劃 — 「過渡:壹日」
2017-05-22
過渡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
2017/18 WMA大師攝影獎及WMA委託計劃——「過渡」得主揭曉
機遇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
WMA 徵集攝影計劃書及作品
機遇 ‧ 大師攝影獎
WMA大師攝影獎2018/19 「機遇」 公佈入圍名單
家 ‧
不規則複數
2023-08-16
‧ ‧
WMA公布 2022/24 年度主題 — 家
2022-12-16
‧ ‧ 委託計劃
WMA委託計劃 2022/24年度「家」得主揭曉
2022-12-16
‧ ‧
新形象,新方向
2022-12-12
‧ ‧
落葉尋根 ―― 姚冬穎個展
2022-11-02
‧ ‧
Peer to Peer: UK/HK 2022
2022-09-16
‧ ‧
2022-07-12
‧ ‧
WOMEN 我們 :女也彳亍
2022-01-21
‧ ‧
「Abridge」 – 鄭瑋玲個人展覽
2021-10-22
‧ ‧
Pierfrancesco Celada 個人展覽「IG 碼頭」
2021-06-10
‧ ‧
「鑊鑊新鮮鑊鑊甘」展期延至5月23日
2021-04-21
‧ ‧
WMA最新展覽「鑊鑊新鮮鑊鑊甘」
2021-03-09
‧ ‧
齊來交換禮物!
2020-12-19
‧ ‧ 學生計劃
WMA學生計劃延後舉行
2020-12-18
‧ ‧
Peer to Peer: UK/HK 網上藝術節活動開放登記
2020-10-22
‧ ‧
李偉業:影像敘事工作坊
2020-10-15
Array ‧ Array
Peer to Peer: UK/HK 網上藝術節
2020-10-09
‧ ‧
網上專家點評會 | 19.09.20 (六)
2020-09-19
‧ ‧
WMA歷屆得主於瑞典Landskrona攝影節展出
2020-09-01
‧ ‧
家庭相冊: 個人記憶與社會歷史
2020-08-19
‧ ‧
照片編輯工作坊:以攝影作對話
2020-08-15
‧ ‧
肖像攝影的力量/權力的肖像
2020-07-14
‧ ‧ Corporate
網上專家點評會 25.06.2020 及 27.06.2020
2020-06-25
光 ‧ 學生計劃
WMA學生計劃2019/20 「光」 得獎名單公佈
2020-04-29
光 ‧ 學生計劃
WMA Students – LIGHT Call for Submissions
2019-12-18
光 ‧ Corporate
2019/20 WMA Internship Programme – Gallery Assistant
2019-09-09
機遇 ‧ Corporate
2019 WMA 實習生計劃(編輯與出版)
2019-09-05
Array ‧ Corporate
2019 WMA Summer Internship Programme
2019-06-18
過渡 ‧
「(給)大眾的影像記事本」展覽
2019-04-26
光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映香港學生計劃
WMA公布2019/20年度主題 — 光
2019-04-25
機遇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學生計劃
機遇!WMA年度展覽
2019-03-28
機遇 ‧ Corporate
三藩市〈無限循環〉展覽
2018-08-24
過渡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
過渡—— WMA 大師攝影獎及WMA視像作品展
2018-03-12
過渡 ‧
WMA 視像公開短片徵集計劃 — 「過渡:壹日」
2017-05-22
過渡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
2017/18 WMA大師攝影獎及WMA委託計劃——「過渡」得主揭曉
機遇 ‧ 大師攝影獎委託計劃
WMA 徵集攝影計劃書及作品
機遇 ‧ 大師攝影獎
WMA大師攝影獎2018/19 「機遇」 公佈入圍名單

文章

‧ ‧
《隨水而泊》:圖片說明
‧ ‧
策展概念 ─ 隨水而泊: Frank Fischbeck 照片收藏
林彥鋒
2023-02-17
‧ ‧
當城市研究愛上坪洲──記「島民空間」的「借一借海岸線」工作坊
梁寶山
2022-12-29
‧ ‧
《隨水而泊》:圖片說明
‧ ‧
策展概念 ─ 隨水而泊: Frank Fischbeck 照片收藏
林彥鋒
2023-02-17
‧ ‧
當城市研究愛上坪洲──記「島民空間」的「借一借海岸線」工作坊
梁寶山
2022-12-29

影片

家 ‧
黃宇軒 | 關於家,我想問的問題是…….?
家 ‧
Jamie Blue | 關於家,我想問的問題是…….?
家 ‧
黃宇軒 | 關於家,我想問的問題是…….?
家 ‧
Jamie Blue | 關於家,我想問的問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