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太平洋到大嶼山──訪問島嶼研究學者Otto Heim

 

梁寶山,藝評人。近年對島嶼研究產生強烈興趣,為《南丫說:》聯合策展人,及《模達今昔──南丫島模達灣歷史及社會研究計劃》作者。

Otto Heim,島民。香港大學英文學院榮休教授。ShimaUrban Island Studies學刊編輯委員。


從新界搬到離島,一直想要好好紀錄海岸所造就的不同生活面貌。年前有幸獲得衛奕信文物基金資助,對自己的社區作地毯式調查。面對一堆原始資料,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後來在圖書館亂查亂找,碰上了Island Studies Journal Shima 等學刊,才知道世界上原來有個學術領域,叫做「島嶼研究」,以島嶼為本,結合科學、人文和社會科學,打破以陸地為中心的世界觀。這不單解決幫助我用新的角度去詮釋自己的社區,還帶我結識了島嶼研究專家Otto Heim。

圖:以為島嶼學刊的編者遠在天邊, 原來近在眼前。Otto Heim剛從港大英文學院榮休,而且還是大嶼山居民。 (作者提供)

Shima學刊以日語「島」字命名,我以為編輯團委員一定遠在他方,誰料一查之下,發覺就在眼前。原籍瑞士的Otto Heim,早年因為對紐西蘭Māori原住民文學產生興趣,後來輾轉來到香港大學英文學院。對,英語的原住民文學!這些位處帝國邊陲的英語創作,曾一度被稱為「聯邦文學」 (Commonwealth Literature)、「新英語文學」(New Literatures in English) 或「新興文學」(Emergent Literatures)── 就是在那個「後殖民」一詞還未出現的年代!從文學出發,竟然在香港這個殖民地泊岸。

Size does matter

一般認為所謂島嶼,即是四面環海。然而只要想深一層,便會發現這個說法站不住腳──歐亞大陸的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北極海和印度洋包圍;即使換個角度,美洲其實也是四面環海。反之,只在潮退才露出水面,或無法締造人類生境的礁石,我們卻不把它叫做島嶼。故此島嶼和大陸的定義,是相對而不是絕對,往往視乎於它的「發展程度」,及它與其他大陸和島嶼的關係。一個人口密集、難以到達海岸的城市,會令人容易忘記了它是島嶼。

Otto指出,我們經常會把島嶼與水、島嶼與大陸相提並論,卻往往忽略了島嶼與島嶼之間的關係。人們透過大陸的角度理解和改造島嶼,單向地投射不同的欲望。例如波利尼西亞 (Polynesia) 諸島的原住民,透過交換、貿易和通婚互通有無,形成生活圈。被歐美殖民者「發現」之後,原來無邊無際的海洋便被劃分成不同的邊界和專屬開發區──馬紹爾群島、所羅門群島、斐濟、薩摩亞……「開發」期間,原住民或被強迫勞動、或被強行遷徙;母語被教育制度邊緣化。即使不少餘下來的島國已經獨立,但原來的生態和文化地景卻已連根拔起。

圖:陸上人容易忽略島嶼與島嶼之間的關係。如果懂得開船,便會發現有水的地方,才是可以到達的彼岸。若然,離島其實亦應改稱「鄰島」。攝於從芝麻灣到長洲的橫水渡上,途中仍有不少漁民近岸作業。(作者攝)

就以交通為例,從澳洲和紐西蘭等地開出的飛機帶來了遊客和糧食,卻留下帶不走的垃圾。

島嶼之間卻沒有直達航線,舊有的導航、造舟和在海岸搭建房屋的技術因為「現代化」而失傳。這些島國即使在政治上獲得了現代意義下的主權,人們卻仍然無法重建家園,淪為大陸的經濟附庸。

「島民」是一種流動的身分

Otto指出,要在島嶼安居,必須要有多種技能和DIY精神。故此島嶼研究亦以跨學科的方式進行,而其共通點則是以島嶼作為基本關懷和思考方式,卻不以島嶼為限,而是鼓勵人們從更整全的角度反思我們習以為常的知識和空間結構。島嶼研究先驅、斐濟學者Epeli Hau’ofa提醒我們陸上人慣說「遠隔重洋」,反映的正是自身的局限。而四海為家的島民卻會說「島嶼的海洋」,覺得它四通八達、生機處處。島嶼研究之所以引人入勝,正因為它能引出一連串的弔詭,挑戰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

就以梅窩為例,河與海、海與岸、鹹水與淡水的界線每日都在流動,即使用人力加填塞,也敵不過水向低流的自然定律,更不用說氣候變化。又例如有人以為鄉村一定比起大陸上的城市保守,但只要你到梅窩走走,便會發現它的族群和生物多樣性,比城市的隨便一個屋苑要高。Otto認為「離」島嶼與大陸的距離,反而強化了居民的「彼鄰性」(neighbourliness)。例如颱風襲港,島民的常識當然是捲起衣袖,一起疏導瘀塞和清理折斷的樹木。筆者在鹿地堂村第十五代傳人,兼《梅窩百年: 老村、荒牛、人》(2016) 作者之一甘水容的一次講座上,同樣聽到這種「同舟共濟」的老智慧。他說甘氏是最早來到梅窩開基的族群,有一天遇到從荃灣一帶沿南山古道而至的曾氏。太公的即時反應是找地方給他們安頓,而不是加以驅逐──因為當時的南大嶼,幾難得才見到一個人!

圖:月圓潮漲,梅窩涌口一帶海水倒灌,河海不分。如果我們只視水為他者,一味堵掩,只會帶來更大危機。(Otto Heim攝於2022年7月13日)

我們常以「孤」和「離」來形容島嶼,但島嶼上從植物到人類,其實沒有任何一件東西不是來自他方。即使是太平洋島嶼上的親屬團體 (kinship group),也包括錯綜複雜的橫向關係,而不只是血緣。歷史裏的身分構成,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加流動和開放。已遭沒頂的島嶼和離流四散的原住民,難以用疆土來自我界定。反而是季節性的和節慶、語言和藝術表達方式,更能延續在地知識、更新族群認同。 故此,亦有論者提出所謂「島民」,其實是一種存在狀態 (state of being),而不是本質化的身分認同;同樣, 「島嶼研究」亦不應只是島民的專利。

島嶼研究與香港何干?

Epeli Hau’ofa曾經笑言,人們常把太平洋當成甜甜圈 (donut),只着眼於周邊的大陸而視中間的島嶼為無物。身為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成員,香港人眼中的太平洋,也許就只是一段11個小時的航程。儘管香港人也正在離流四散,卻也同時把新自由主義帶到彼岸,打造出溫哥華新的地產市場和天際線。

除了世界觀,Otto建議我們也可以從水的角度來重新理解我們的城市。有一回他到哥本哈根參與「島嶼城市與城市群島」(Island Cities and Urban Archipelagos) 研討會,隨團考察城市重建成果。他發現這些去工業化規劃,把水體重置在城市生活的中心。回到我們的港島──堅拿道 (Canal Road)、石水渠街 (Stone Nullah Lane)、水坑口街、涴紗街、大坑…….水道縮横交錯,不用翻查舊地圖,單憑地名也認得出來。過去的城市規劃,視水體為他者,一一加以堤防掩蓋。而現在的地產發展,則把海洋景觀化、資本化。Otto強烈推薦大家看看港大社會科學院現正進行的「惜水‧識河」計劃,不單提供水道的地理和生態數據,還結合歷史資源,讓我們追本溯源,居安思危,反思我們的城市規劃和生活方式。島嶼研究之所以講求跨學科,正因為文學教授也要有地理知識、工程師亦應兼備人文關懷。

島嶼研究除了重視相對性,也強調操演性 (performativity) 的重要性。大海上的航道雖然無跡可尋,卻是從無間斷。試想要在汪洋大海求生,全靠反覆實踐、慢慢累積的經驗和傳統。加上原住民的性格不習慣以直接的方式表達政治訴求,故此節慶遂成為使水域之間的活動變得能見、進而確立身分的渠道。他更提省我們加之於水的形容詞──柔韌、忍耐、無邊、重複……其實都是水的物理形態而不只是文學比喻。水浸眼眉絕對不只是想像,而是未來發展必需要面對的現實。與其視而不見,不如把它當成島嶼的必要條件,好好地加以吸納。

圖:馬灣正是被大型基建「去島化」(De-island)的一例,大橋落成,原來的聚落卻消失。圖為從大排咀望向汲水門大橋,橋下正是被「架空」的二轉,及即將被改建為主題公園的馬灣大街。(作者攝)

(封面圖) 訪問當日正下傾盆大雨,從碼頭走到Otto居住的村落,全身濕透;涌尾一帶更是河海不分。

 

**文章刊於2022年7月10日《明報》〈星期日生活〉。***


1 Epeli Hau’ofa, ‘Our Sea of Islands’, The Contemporary Pacific 6, no. 1 (1994): 148–61.
2 邱逸博士、甘水容博士:《梅窩百年:老村、荒牛、人》網上講座。長春社古蹟資源中心,2022年4月30。(https://www.facebook.com/cache.org.hk/videos/2042610015899642  2022年5月19日瀏覽)


參考書目

  • Baldacchino, Godfrey. ‘THE COMING OF AGE OF ISLAND STUDIES’. Tijdschrift 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 95, no. 3 (July 2004): 272–83. https://doi.org/10.1111/j.1467-9663.2004.00307.x.
  • Bonnemaison, Joël, and Josée Pénot-Demetry. The Tree and the Canoe: History and Ethnogeography of Tanna. South Sea Book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4.
  • Crane, Ralph, and Lisa Fletcher. “The Genre of Islands: Popular Fiction and Performative Geographies.” Island Studies Journal 11, no. 2 (2016): 637-50.
  • Godfrey, Baldacchino. ‘Studying Islands: On Whose Terms? Some Epistemological and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to the Pursuit of Island Studies’. Island Studies Journal 3 (1 May 
  • Island Studies Journal [ISSN: 1715-2593]’. Accessed 14 July 2022. https://islandstudiesjournal.org/.
  • Mitchell, Katharyne. Crossing the Neoliberal Line: Pacific Rim Migration and the Metropoli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2004.
  • Shima (ISSN: 1834-6057)’. Accessed 14 July 2022. https://shimajournal.org/index.php.
  • Suwa, Jun’ichiro. ‘The Space of Shima’. Shima: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to Island Cultures 1, no. 1 (2007): 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