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 Array

策展概念 – 不規則複數:群居

「不規則複數」一連三個雙人展,從探問「誰」是我們,再尋「何方」為家,至此探索「何」謂家。展覽的焦點亦從自然物種及城市面貌,過渡至以人為本體探討「共居」(cohabitation)的可能。人,自生於世上,就無可避免地處身於某種血緣、群體、階級的牽絆與架構之中。與他者共存,成了我們終身修習的一課。此系列終曲名為「群居」(Commune),寄寓了策展團隊的省思與願景:究竟要達成哪些物質或情感條件,人才會對某個群體產生認同感,甚至稱一個地方為「家」?而處於一個價值和節奏迥異的群體中,我們又如何求同存異,甚至捍衛共同的價值?

為追溯「家」的本源,我們委約兩位具實驗精神、常以藝術行動介入社群的藝術家嚴瑞芳及盧韻淇,以當下香港脈絡進行創作。近年常藉凝聚陌生個體以作群體考察的嚴瑞芳,以「三」為是次計劃的出發點。「三」,既是傳統定義上「家」的基本單位,亦是「群」的組成基礎。人與人之間的各樣對立關係往往亦由第三方的介入而取得平衡,正如在社會擔當「第三部門」角色的非牟利組織,循環往復地調解社會上的各種矛盾。《第三身》(2023)的群體參與式實驗邀約三位在第三部門追尋公義、平等、環保等理念的工作者共同創作,過程歷經對談、重新演繹,最終以錄像及多媒體裝置形式,呈現人從陌生到連結,從邊緣到協作,從曖昧到認定新的歸屬,在各種私人與公共場域中的拉据。

盧韻淇近年的錄像習作如 News from Home、Home is Weather 及裝置劇場《重新登入》,則反覆探索人與人之間既近且遠的關係。新作《內在奏鳴曲》 (2023)以香港此座浮城的歷代離散潮作背景,由自身家庭經驗出發,梳理出三道內在的聲音;而展覽中雜亂無章的家居陳設宛如一顆快將爆裂的心臟,倒映出一個騷動的「家」。自身的各種性格、經驗、想法及創傷,以「內在家庭系統」 模式展開多重人格的自我對話,交錯的獨白和對話,宛如不同的家庭成員相互直視和溝通的過程。在離與留的抉擇間,永恆角力。

嚴與盧的作品均展現了「家」於當下社會的不確定性,以及人與人之間在「共居」中可能產生的隔閡和衝突,然而,兩者的核心均圍繞重尋與他者、群體的連結。兩組多媒體裝置在展現兩位藝術家對群居的理解的同時,亦在建構一個新的展演空間,邀請觀者參與和反思:《第三身》邀請觀眾穿戴配有不同句子的帽子,並以不同的身分設定,與陌生人討論信念與價值等命題;《內在奏鳴曲》將隨機配對觀者,於特定時間親臨展場演繹矛盾的獨白與對話,藉以喚起內在聲音以及與他者的協商。在個人文化、語言、社會背景有別的參與者中試練共同參與,這種藝術實踐與嚮往也許就是邁向「共居」所需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