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策展概念 ─ 隨水而泊: Frank Fischbeck 照片收藏

港口可以改變一個島嶼的命運。

維多利亞港無疑改變了香港這個小島的命運。回溯到十五至十七世紀的大航海時代,歐洲列強開始遠洋探索,在尋找新的貿易路線與伙伴的同時,不斷擴闊人類對世界的認知。然而,香港這個地方,卻是直到十八至十九世紀,才始見於西方的地圖和文字記錄 –– 其中英國船長 Hayter 於1780年繪製的《廣東地區海岸圖》,標註此島嶼為「泛春洲或香江」(Fan-Chin-Cheo or He-ong-kong);船長 Mendoza 的1760年航海日誌,記錄了當時於港島南部大潭灣的補給;英國東印度公司委託船長 Daniel Ross 於1810年繪製的《澳門航道圖》,則詳細地記錄香港島一帶海域的資料以便從商。由此可見香港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港口深度,早在開埠前便吸引不少中外貿易活動。那座曾被描述為地瘠山多、水源缺乏,甚至被自然學家和駐島軍人等謔稱為一個荒島的香港,最終獲英國選為殖民地,戰略性地逐步發展成一個自由港。

維多利亞港自此見證香港這個邊陲小島如何搭上通往世界的航道。頻繁的港口商貿活動不僅帶動整個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同時孕育出此地獨有的文化氣息。1997年6月,在維港經歷八次填海後,當時的立法局正式通過《保護海港條例》,旨在「禁止在維多利亞港內進行填海工程的推定,以達致保護和保存海港的目的」,可見於香港的意義,早已超越經濟發展的層面。

作為島嶼系列的終章,「隨水而泊」從 Frank Fischbeck Collection 這個涵蓋上世紀香港歷史和文化遺產的照片庫中,精選出四十八幀與維港相繫的照片,探索香港應水而生的城市面貌和人文景象。遊歷這趟航程 –– 觀者可遠眺為人熟悉的漁村風貌,停泊於能容納多種船艦的港灣,甚至一睹不再復見的沿岸建築。這些照片以不同的視點,捕捉維港的變遷。展覽亦特意委約拍攝兩段錄像,以補遺維港常被省略書寫的兩端,並藉此重新思索其自開埠後接近兩個世紀,對香港的意義和價值。

Frank Fischbeck Collection 本為一個私人收藏,而藏品中接近三分之一的照片,便是由身為攝影記者的 Frank 親自拍攝。在過去三年,香港大學圖書館在WYNG 基金會的支持下,得以把整個照片庫數碼化,並持續考究當中的歷史脈絡。是次展覽無意如數家珍般追溯這些檔案的歷史源起或其中反映的社會脈絡,反而冀藉重新展示、沖曬和派發這些舊照片,讓這些處於被動、封存於檔案庫的遺珍得以在日常生活中再度流傳。實體照片隨着觀者的介入,流通於不同的空間,所寄存的記憶和價值或可引發與當下相扣的討論,從而轉化成有生命力的紀錄。宛如1972年太空人 Jack Schmitt 在外太空拍下第一張地球全貌的照片《藍寶石》,在報章刊登後,隨之觸發人類對宇宙、烏托邦和未來的討論和想像。